
生活經濟學 | Everyday Economics
《生活經濟學》帶你用經濟鏡頭解讀香港日常!
經濟學教授Dr. Fred、微退休實踐者Kato、社企創辦人Steven,三人組拆解茶餐廳定價、地鐵票價機制、小紅書店排隊經濟等在地案例。
每週隨堂不用公式的經濟課,培養你的「市井經濟直覺」——看透消費陷阱、預判市場趨勢、靈活作出生活決策。
Podcasting since 2025 • 11 episodes
生活經濟學 | Everyday Economics
Latest Episodes
S3-01 遊戲產業智慧:少啲卡關,反而賺多咗?
今集帶大家深入揭開兩款爆紅手遊《Pokemon Go》與《Candy Crush》背後嘅致勝策略,點解遊戲設計「簡單啲」反而可以賺得更多?節目引用哥倫比亞大學最新研究,解釋「動態難度調整(Dynamic Difficulty Adjustment, DDA)」點樣幫遊戲降低玩家挫敗感,提升留存率(retention)同課金收入。你有無試過卡關到想「del app」?其實遊戲「偷偷放水」正正係營運團隊嘅智慧策略,令玩家留得更耐,變成忠實粉絲。今集除咗分享科研...
•
Season 3
•
Episode 1
•
13:53
.png)
S2-02 盲盒經濟學:食買玩,點解咁上癮?
盲盒早已超越玩具範疇,成為一種時下生活方式,滲透到旅遊、電影、餐飲甚至日式料理的Omakase體驗。究竟這股現象如何牢牢抓住Z世代的心?本集繼續透過行為經濟學角度,拆解盲盒背後「驚喜感」、「不確定性」及「社群互動」的魅力。為何盲盒的隨機與稀缺設計,引發消費慾望與上癮現象?多巴胺與「間歇強化」機制如何刺激你一次又一次開盒?盲盒如何成為一種集體娛樂與社交儀式,助推年輕人建立身份認同?傳統「福袋」與盲盒的本質區別...
•
Season 2
•
Episode 2
•
17:25
.png)
S2-01 Labubu熱潮背後:盲盒經濟學的驚喜與陷阱
從Labubu到全球盲盒熱潮,這個現象如何重新定義消費行為?由香港藝術家Kasing Lung創作、Pop Mart授權的Labubu,因BLACKPINK成員Lisa的社交媒體推廣而全球爆紅,連足球巨星C朗拿度都被拍到手持Labubu公仔。但這股盲盒熱潮背後,隐藏著怎樣的經濟學原理?在今個系列上集,Dr. Fred 運用行為經濟學分析這個現象:🎁 驚喜感 + 稀有性:盲盒如何運用不確定性創造消費慾望🧠 有限理性決策:Herbert ...
•
Season 2
•
Episode 1
•
16:53
